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太阳能逆变器是作为光伏、市电与蓄电池的核心枢纽,承担着能量转换、调度与存储的关键任务。而太阳能逆变器中在使用场景中又可分为离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混合逆变器这三种类型的太阳能逆变器,混合逆变器是一种可光伏+市电+电池协同供电,混合互补的太阳能逆变器。那么混合逆变器有几种充电模式?如何选择充电优先级?下面,欣顿就给大家介绍混合逆变器的充电模式与充电优先级。
混合逆变器的充电优先级设置作为逆变器核心功能之一,直接决定了光伏与市电能量的分配策略,对系统效率、用电成本及电池寿命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混合逆变器提供有三种充电优先级选项,如欣顿HFP-C/HFP-E/HFP-S/HFP系列混合逆变器,提供了"SNU"(光伏 + 市电同时充电)、"OSO"(仅光伏充电)、"CSO"(光伏优先充电)三种充电优先级选项供用户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充电。
混合逆变器充电优先级介绍
1. "SNU"(光伏和市电同时充电,优先消耗光伏能量)
当光伏与市电同时可用时,优先使用光伏能量为电池充电,仅在光伏功率不足时,市电补充剩余充电需求。无光伏时,市电单独承担充电任务。如电池充电时需要50A充电电流,光伏提供30A,则市电补充20A;若光伏提供60A充电电流,超过电池电流的充电需求,则仅用光伏充电,优先消耗光伏能量,市电不介入。
混合逆变器的充电输出级"SNU"选项,是兼顾经济性与稳定性的常用充电模式。适合光伏资源充足的地区,如光照时长的农村、城郊地区,可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减少市电消耗,降低用电成本。在负载稳定且市电电价较高的场景下,如商业综合体、家庭用户等场景,光伏优先满足充电需求,市电仅作为补充,平衡负载与储能效率。
2."OSO"(只有光伏充电,禁用市电充电)
逆变器完全依赖光伏能量为电池充电,市电充电功能被强制禁用。若光伏不可用(如夜间、阴雨天气)时,电池无法充电,需人工干预,切换其他充电优先输出级选项。如无论电池是否缺电,只要光伏未工作,市电绝不参与充电,系统进入 “仅光伏充电” 的纯绿色能源模式。
混合逆变器的充电输出级"SNU"选项,是一种仅依赖光伏能量的纯绿色充电策略,仅在对市电零依赖的极端场景中启用,如偏远的离网独立供电系统或环保严苛要求的项目场景下应用,如生态保护区、科研设备等场景,完全禁止市电参与充电过程,严格依赖可再生能源,符合 “零碳” 能源需求。
3."CSO"(光伏优先充电,市电仅在无光伏时介入)
光伏优先满足充电需求,当没有光伏可用(如夜间、光伏故障)时,市电才启动充电。光伏恢复后,自动切回光伏充电,市电停止工作。如白天光伏正常工作时,无论功率是否充足,优先用光伏充电;傍晚光伏功率低于阈值,市电自动接管充电,次日清晨光伏恢复,市电退出。
混合逆变器的充电输出级"SNU"选项,是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平衡效率与灵活性的优选模式,适合光伏资源中等的地区,如光照时长中等的城市,在保障电池充电的同时,避免市电在光伏可用时浪费电能,如光伏仅部分时段充足的场景。也适合市电电价峰谷差异大的场景使用,配合光伏白天充电,夜间市电低谷时段不充电(需结合电池容量设置),进一步优化用电成本。
混合逆变器的三种充电优先级(SNU/OSO/CSO),用户可通过精细的能量调度策略,实现光伏与市电的高效协同:
"SNU"充电模式:通用型选择,平衡光伏利用率与市电补充,适合大多数场景。
"OSO"充电模式:追求纯绿色能源或离网场景的专属策略,坚守纯光伏充电原则。
"CSO"充电模式:光伏优先、市电备用,在保障充电的同时最大化降低用电成本。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光照时常、电池类型及当地电力供应,灵活配置充电策略。通过合理设置,混合逆变器不仅能提升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更能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混合逆变器的三种充电优先级,让太阳能发电系统从 “被动供电” 升级为 “主动调度”,让用户在太阳能与电网协同中找到最优解的充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