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逆变器互补功能如何实现?
发布日期:2025-04-29
阅读量:51

混合逆变器是一种多功能的太阳能逆变器,可光伏+市电+电池协同供电,混合互补的太阳能逆变器,它兼备了离网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的特点,可设置离网模式、并网模式、混合模式。它能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切换供电模式。集多种供电模式于一身且能自动灵活切换的特性,使得混合逆变器无论是在应对日常不同时段的用电需求,还是在遭遇突发市电故障等情况时,都能很好地实现光伏、市电、电池的混合互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可靠。

混合逆变器互补功能如何实现

在混合逆变器的功能设置中,通常会有模式选项(离网模式/并网模式/混合模式)、输出优先级(光伏优先/市电优先/电池优先)、充电优先级(SNU/OSO/CSO)这三项,如欣顿HFP-C/HFP-E/HFP-S/HFP系列混合逆变器,混合逆变器的混合互补功能主要基于混合模式实现,并通过输出优先级与充电优先级的协同配置,实现光伏/市电/电池这三种能源的调度,让用户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平衡系统的光伏利用率与市电补充,优化用电成本。混合逆变器在混合模式中,通过输出优先级决定供电顺序,同时通过充电优先级控制储能策略,实现“发电 - 用电 - 储能”。那么混合逆变器如何实现混合互补?下面,欣顿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混合逆变器的互补逻辑与场景应用的设置方案推荐。

欣顿HFP-C/HFP-E/HFP-S/HFP系列混合逆变器


一、混合逆变器模式

混合逆变器在应用混合模式里,当光伏/市电/电池这三者之间里,其中一个能量不足时或不可用时,可混合互补供电,有效提升了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电场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

二、输出优先级

混合逆变器的“输出优先级”是主导整套系统的供电顺序,有光伏输出优先、市电输出优先、电池输出优先这三种输出级别,用户可结合实际条件调整系统供电策略。

光伏输出优先(PV):光伏优先供负载,余电充电池,光伏不足时电池放电,电池不足时市电介入

市电输出优先(GRD):市电优先供负载,光伏余电充电池,市电异常时电池放电

电池输出优先(PBG):电池优先供负载,光伏辅助供电,电池低压时市电接管并充电,恢复后切回电池供电

三、充电优先级

混合逆变器的“充电优先级”是决定了整套系统的储能策略,充电优先级有”SNU”、”OSO”、”CSO”三种充电模式,用户可结合实际需求和能源状况来设定合适的充电模式。

SNU(光伏 + 市电同时充电,优先光伏):当光伏与市电同时可用时,优先使用光伏能量为电池充电,仅在光伏功率不足时,市电补充剩余充电需求。无光伏时,市电单独承担充电任务。这种充电模式适用于光照充足且光伏发电量大于系统负载需求的场景,可以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CSO(光伏优先,市电仅无光伏时介入):完全依赖光伏能量为电池充电,市电充电功能被强制禁用。若光伏不可用(如夜间、阴雨天气)时,电池无法充电,需人工干预,切换其他充电优先输出级选项。这种充电模式侧重于电池储能的优化。

OSO(仅光伏充电):光伏优先满足充电需求,当没有光伏可用(如夜间、光伏故障)时,市电才启动充电。光伏恢复后,自动切回光伏充电,市电停止工作。这种充电模式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通过灵活设置混合逆变器的充电优先级,用户可以更好地实现光伏、市电和电池之间的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四、混合模式的互补工作流程

1. 光伏优先

混合模式下选择光伏输出优先级别,系统由光伏主导供电,储能与市电双重保障。

白天光伏充足时,光伏能量直接驱动负载设备(如空调、照明、冰箱等电器),剩余电力可选择SNU或CSO模式为电池充电。若光伏功率超过负载和充电需求,则多余能量不馈网,混合模式更注重系统的整体效率平衡,如需并网馈电可切换并网模式。

傍晚光伏衰减时,光伏功率下降至低于负载需求时,电池开始放电,与光伏共同供电(如光伏2kW功率+电池放电1kW功率补充满足交流负载用电的3kW功率)。当电池电压降至逆变转市电阈值,市电自动接管负载,同时按充电优先级为电池补充电量。

夜间无光伏时,市电持续供负载,同时以市电充电电流为电池充电,直至达到市电转逆变电压。次日光伏恢复后,系统自动切回“光伏 + 电池”供电模式。

2. 市电优先

混合模式下选择市电输出优先级别,系统是以市电为主,光伏储能备用。

无论光伏是否工作,负载优先由市电供电(如空调、照明、冰箱等电器),光伏能量仅用于电池充电,推荐 SNU模式充电,光伏为主、市电为辅。形成 “白天光伏充电,夜间市电用电” 的峰谷互补,降低峰时电价支出。若市电停电不可用时,逆变器自动切换至电池逆变模式,光伏与电池一起供电给负载,电池放电到低压设定值时则会停机工作,待市电恢复后重新工作。

3. 电池优先

混合模式下选择电池输出优先级别,离网首选,市电仅作补充。适合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或频繁停电的地区应用。

光伏优先供负载,余电存储至电池;光伏不足时电池放电,两者共同承担负载(如光伏1kW功率 + 电池放电1.5kW功率补充满足交流负载用电2.5kW功率)。当电池电压降至低压切换阈值,市电启动供电并充电,充电优先级可选SNU模式,市电与光伏协同充电。当电池充电至恢复电压值时系统自动切回 “电池 + 光伏” 离网模式,实现离网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发自用,储能备用。

五、场景应用设置方案推荐

1. 城市家用

设置方案操作:“混合模式”——“光伏输出优先”——“SNU”

该方案设置可确保白天光伏能量优先供给负载,剩余电力存储至电池,光伏充足时优先用光伏充电,不足时市电补充,充分利用光能。如国外的城市家庭电费高,该方案设置可降低家庭电费支出,协同电网供电,光伏系统以 “自发自用 + 余电储能” 为主,夜间通过市电补充。如用户用的欣顿HFP-C系列混合逆变器,还可启用智能双输出功能,主路输出接大功率家电(如空调、热水器、电磁炉等),第二路输出低功耗设备(如照明灯具、冰箱、监控等),电池低压时自动切断主路,保障第二路输出的基础用电不间断持续运行。

该设置方案优势峰谷电价适配,光伏降本首选,可让家庭降低电费,白天光伏自给率可达70%-80%,余电存储后减少夜间市电用量,配合峰谷电价(如夜间低谷时段用电),月均电费可降低40%以上。无缝模式切换,傍晚光伏衰减时,电池自动放电补充,夜间无光伏时切至市电,全程无间断供电,保障家庭用电体验。

2. 农村及偏远地区

设置方案操作:“混合模式”——“电池输出优先”——“OSO”

该方案设置是以“光伏+电池”为主、市电为辅的离网模式,市电仅在电池低压时介入充电,依赖太阳能,避免市电不稳定对充电的影响。如国外的农村偏远地区,电网不稳定性,甚至有许多地区是未接入电网的,夏季用电高峰易停电,太阳能系统需兼顾离网独立供电与电网补充,保障农业用电、日常基础用电。

该设置方案离网独立运行,白天光伏供农业用电、家庭用电,余电存储;夜间电池放电,停电时保障家庭基础用电,解决农村频繁停电问题。电池低压时自动接入市电充电,恢复后切回离网模式,兼顾可靠性与环保需求,减少对市电的依赖。

3. 工商业用电

设置方案操作:“混合模式”——“市电输出优先”——“CSO”

该方案设置是以市电作为主电源供电给负载,光伏能量仅用于电池充电,“市电为主、储能备用” 的双保障模式,在无光伏时启用市电充电,降低商业高峰时段市电负荷,如夏季空调用电高峰,在商业场所(如超市、写字楼)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光伏储能作为备用电源,确保市电异常时无缝切换。

该设置方案稳定性优先,保障关键设备供电,在市电正常时,光伏储能;市电跳闸或电压异常时,电池瞬间接管负载,保障收银系统、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持续运行。错峰充电优化,利用商业低谷时段(如夜间)通过市电补充充电,降低充电成本,同时避免高峰时段电网过载。

以上混合模式互补方案设置推荐仅供参考,用户需结合实际条件灵活调整,混合逆变器在使用混合模式,通过输出优先级主导供电,充电优先级优化储能的双策略,实现光伏、市电、电池的混合高效互补运行,在城市家用可依托光伏优先与峰谷策略,为家庭降低电费,节省成本;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以离网储能为基础,结合市电补充,破解偏远地区供电难题;在工商业应用,以市电稳定为前提,储能作为备用,构建高可靠性供电系统。

专栏:相关知识
作者: 欣顿电源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上一页:混合逆变器不接电池可以运行吗?
下一页:混合逆变器有几种充电模式?充电优先级如何使用?